曹炳友 大国良师
发布人:王勇  发布时间:2018-09-25   浏览次数:414




大国良师的教育情怀

   ——记“大国良师”泰安二中校务委员会执行主任曹炳友

        本报特约记者 安 栋



人物档案

曹炳友,男,196211月出生,山东新泰人,中共党员,泰山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(原泰安师专数学系)1985届毕业生。正高级教师,首届齐鲁名师、全国优秀教师、山东省特级教师,2017齐鲁最美教师,山东省教学能手,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,泰安市跨世纪优秀青年科技人才,泰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,泰山功勋教师,泰安市模范班主任。2017年度全国66名“大国良师”之一。从教33年,送过11届毕业班,做过18年班主任,发表论文、出版著作达30万字,完成4项省级课题。现任泰安二中校务委员会执行主任、山东省教育学会理事、山东省高中教师远程研修课程专家、泰安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、泰安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、泰山学院客座教授。

 

学生眼中的曹炳友:

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几乎涉及不到它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,数学就变的枯涩乏味。老师自有他独特的办法:定期的在班上拿出整节课的时间,给我们分享数学家的故事。高斯、笛卡儿、欧拉、伽罗华…..原来我们学习的知识背后有这么多或美好或凄惨的故事。故事引发兴趣,兴趣带来动机,只有内心喜欢上数学,才能在学习的路上主动克服困难,持续前进。做题变成乐趣,成绩的提升进一步带来成就感,正激励波形震荡起来,学习自然而然变的容易。

——赵胜利(泰安二中1995届毕业生)

在我眼里,老师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。他不断尝试改进教学方法,创新了很多新的教案,让黑板上枯燥的图形和数字散发出美感,同学们因此提升了对数学的兴趣,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。

在我眼里,老师是一位既严格又宽容、润物细无声式的老师。记忆中他从来没有因为学生成绩不好或者学习态度问题而厉声训斥,总是耐心的帮助我们分析错误原因,教导我们如何改进。

老师也是一位开放的、乐于鼓励的老师。他重视和学生们的交流,办公室里、操场上、校园里都留下了他和学生交谈的身影,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,他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关心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潘秦华(泰安二中1998届毕业生)

 

近日,由光明日报《教育家》杂志社发起的2017年度寻找“大国良师”公益活动,历时10个月,从最初的6000名报名教师中,经过征文、寻访、网络事迹展示、公开投票、专家评审复议等环节最终遴选出了66名教师被授予“大国良师”荣誉称号,泰山学院杰出校友,82级曹炳友榜上有名。

曹炳友,一个经历了把工作当职业,用10年时间练就一流教学基本功;把工作当事业,用10年时间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;把工作当使命,用10年时间追求独特的教学艺术,践行了作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家国情怀,责任担当。

 

“作为一个良师,师者仁心,首先要有良心、有仁厚的教育情怀。”

 

m   教育就是一种陪伴,最好的老师是孩子心灵的伙伴,存在于孩子心灵的空间里,这个空间有温度,这温度就是情感,心灵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。曹炳友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,在他的概念里,没有优秀生和后进生之分,他说,家长不会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放弃他,老师也是如此。

曹炳友做了18年班主任,是每天陪伴学生时间最多的那个人,他利用3年的时间,为学生设计完成了108节班会课,对学生开展人性、人格、人品的“三人”教育活动,认真践行“先做人,后成才”的教育理念。为了“三人”教育的效果落到实处,他集思广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:励志修学、登山远足、风景区捡拾垃圾、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等;组织学生观看《火烧圆明园》《南京·南京》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,带领学生去红旗渠参观,感受60年代林县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。为让学生学会感恩,他利用节假日,让学生在家帮助家长洗衣、做饭,感受家长的辛苦。

“学习很好的学生,往往自律性很强,他能够做好自己,不用老师费太多心思。但最后几名不一样,谁也不愿意成为最后一个,他可能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。我要把一个不完整的人,培养为相对完整的人。”在教学和管理当中,曹炳友最牵挂的是“最后”一名学生。他将很大的精力放在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身上,让自己的教育工作保持一个底线水平,他称之为托底教育——把最后一名学生托起来,把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才能离开学校。要把这个“托底”工作做好,需要老师有责任感,他善于鼓励孩子,发掘孩子的优点,放大孩子的亮点,激发学生的潜能,温暖学生的心灵。

曹炳友心中有课程,眼中有学生。国庆节,曹炳友留在学校,有孩子自愿来到学校学习,曹炳友就陪着学生,给学生“加餐”。高二分文理科的时候,很多学生因为老师而留在了理科班,家长表示:把孩子放在您班里,我们放心。

“作为一个良师,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,要看到学生的40岁。”

“教书育人,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一定错不了,我们的教育应该为孩子的40岁负责。四十不惑,上有老下有小,事业上是中流砥柱,他应该拥有更全面的素质。我们教书育人的时候,就应当看到学生的40岁,而不是只图眼前,要关注学生一生的发展。”曹炳友说。一个人一辈子都在思考如何做人问题,不光是学生时代,成年以后也在思考,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,都离不开做人,所以曹炳友把做人看得比知识更重要。他认为,把做人的道理想明白了,学习就不会差。一个学生,如果想明白了做人的道理,不努力学习干什么呢?他不学习,说明做人的问题还没有想明白。

曹炳友教学从来不拘一格。有一年,在高三毕业班上,一个星期有六节数学课,他拿出一节课来讲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成长故事,学生心灵受到震撼,学习的精神动力更足了。那一年他带出了全校优秀的班级,学生的成绩非常突出。后来学生回忆起来,纷纷感慨老师的活动开展得太好了,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,还为他们积累了作文的素材。

曹炳友从不把学生的教育放在眼下这几年,而是延伸到学生走向社会之后的生活。他告诉学生,目前的任务是学习知识,为自己的将来负责,保证自己的生存质量,在这个基础上,回报家庭、回报社会、回报国家。父母生养你们不容易,将来他们年龄大了,要回报家庭;如果你们发展得好,就尽力去奉献社会,帮助那些弱势群体;同时回报国家对你的培养。

所以当家长感谢他对孩子的教育时,他说,不要谢我。孩子,不光是你们家庭的,也是社会的、国家的。也许孩子成不了高精尖的人才,但作为一个公民,他需要有高素质,你不教育他,将来走到社会上,他可能要起反作用。

 

“做教育跟‘过日子’是一个理,作为一名良师,‘过’下的唯有学生。”

 

岁月无痕,花落无声。而教书育人能留下点什么呢?曹炳友认为,做教育跟“过日子”是一个理,人的一生,有人“过 ”下名声,有人“过”下财富,有人“过”下权利。作为一名教师,“过””下的唯有学生。

33年的教师生涯,曹炳友一直定格在对学生人性的教育上。从他班里走出去的学生,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在学生离开二中三四年之后,与他联系的时候说得最多的是这样一句话:老师,当时在学校您给我们讲的道理,我们没有全懂,但是经过三四年社会生活的历练之后,我们感到您的教育能够让我们受用一辈子,尤其是做人的道理、处事的方法。

一日为师,终生为师。很多学生毕业多年后,还不忘来看看他们的老师。学生们来看他,曹炳友总想教给学生更多的道理,鼓励他们能考硕士的考硕士,能考博士的考博士,想工作的就给他指导怎么去就业。

 

“教师的工作体现了‘板凳甘坐十年冷’的精神,好老师是锤炼出来的。”

 

“不管你做什么事情,只要坚持不懈,长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,一定会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。”曹炳友说,反思自己33年的教育成长之路,把自己的教育生涯分为三个10年:第一个10年,把工作当职业,打造教学基本功,为教师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,课堂教学达到优质课水平。为此,他苦练教学基本功,学习教学大纲、研读教材、撰写教案、总结反思。为了检验自己的教学水平,他经常承担教研组公开课、校级公开课、市级公开课。1993年,他获得了省优质课一等奖。

第二个10年,把工作当事业。曹炳友用10年时间,打磨自己的教学。1997年春节刚过,他自费来到天津市宝坻县,求教著名特级教师杨之老师,向杨老师学习“MM教育方式”教学思想和课堂教学设计。回校后,他总结提炼出“观察——猜想——证明”教学模式。1999年,他的论文“数学猜想的基本途径”获省一等奖、全国二等奖,2004年成为首届齐鲁名师。

第三个10年,把工作看作使命。他创新教学思想,提出了“三味数学”教育理念。所谓“三味数学”,即数学的生活味、数学的技术味、数学的人文味。“数学的生活味”指的是许多数学知识来源于客观世界,来源于人们的生活,数学研究的成果又运用到生活中,为生活服务,因此数学教学不能忽视其生活色彩;“数学的技术味”是说数学是一门思维技术,通过数学学习,人们的思维变得严谨、逻辑、条理、深刻,这是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功能;“数学的人文味”指的是数学本身能够提高学习者的数学理解与认识,促进学习者的思维与发展以及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合作,提高学习者的真、善、美修养,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实现和成就感,体现数学对人的生命关怀。“三味数学”的理念,深受专家的肯定、同行的赞赏和学生的欢迎。从此,他的教学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。

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”曹炳友虽然已过了知天命之年,但他无怨无悔地坚守在教学一线,备课、上课、批改作业、班级管理、课题研究、教师培训……谈起未来打算,他说还要专注于两件事情:一是立足于对学生“人”的教育,让学生成为“有理想信念,有扎实作风,有责任担当,有家国情怀”的一代新人;二是学科教学,通过“三味数学”的研究和实践,让学生喜欢数学,让学生在和数学的“交往”过程中,自觉接受数学在技术和文化两个层面上对人的教育影响,培养学生辩证、严谨、灵活的思维习惯和自信、坚强、持久的个性品质。